管理者薪酬、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基于合作博弈的分析视角

被引:134
作者
冯根福
赵珏航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管理者薪酬; 在职消费; 股权激励; 公司绩效;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2.06.012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在我国公司管理者的薪酬激励体系中,年薪、股权激励和在职消费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研究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公司绩效影响,对于建立有效的管理者薪酬激励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在非对称Nash讨价还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内生化的讨价还价力,构建了一个内生化的Nash讨价还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系统地分析了管理者年薪、股权激励与在职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在给定年薪的情况下,管理者持股比例与在职消费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本文运用2005—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上述分析结果以及管理者年薪、股权激励、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管理者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管理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抑制在职消费,从而提高公司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讨价还价理论及其应用[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英)阿伯西内·穆素(AbhinayMuthoo)著, 2005
[12]  
企业经济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著, 1999
[13]  
CEO Pay and Appointments: A Market-Based Explanation for Recent Trends[J] . Kevin J. Murphy,Ján Zábojník.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4 (2)
[14]   PROPERTY-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
HART, O ;
MOORE, 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06) :1119-1158
[15]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 . Sanford J. Grossman,Oliver D. Har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6 (4)
[16]  
The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Legislation Upon Mobility and Enterprise[J] . Sumner H. Slichter.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40 (1)
[17]  
Collective Bargaining .2 Chamberlain,Neil W,Kuhn J.W. .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