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组织

被引:22
作者
王发曾
张改素
丁志伟
刘静玉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空间结构; 组织; 中原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1204 ;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而城市体系空间组织又是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依据空间组织的基本理论,采用多种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路径,结论如下:①通过规模实力、综合实力评价模型计算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的空间组织等级,结合空间组织的均衡原则,确定以郑州为核心城市,洛阳、邯郸、信阳和商丘为区域中心城市,晋城、安阳、南阳、淮北为区域性次中心城市的等级体系;②应用分形理论、圈层分析、缓冲区分析、城市相互作用模型等方法分析发现,中原经济区具备以郑州为核心的圈层式、轴带状、核心板块网络化、组团分区的组织基础;③结合空间组织的等级层次和现实基础,提出中原经济区空间组织的"中心带动、圈层推动、轴带组织、核心板块网络化、组团分片"的模式选择与路径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空间规划政策在中国五年计划/规划体系中的演变 [J].
王磊 ;
沈建法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8) :1195-1206
[2]   论地域生存空间的认知与建构 [J].
金凤君 .
地理研究, 2013, 32 (07) :1356-1363
[3]   新型城镇化下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J].
张润朋 .
规划师, 2013, 29 (04) :27-31
[4]   吉林省中部地区中心地空间关系分析 [J].
王士君 ;
王永超 ;
冯章献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12) :1628-1635
[5]   长江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络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J].
林涛 ;
孙婷婷 .
人文地理, 2012, 27 (06) :43-49
[6]   基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河南省地域空间组织研究 [J].
郭志富 ;
张竟竟 .
经济地理, 2012, 32 (08) :8-13
[7]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J].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11-1020
[8]   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发展态势与布局优化 [J].
丁志伟 ;
王发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4) :79-85
[9]   空间冲突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效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周国华 ;
彭佳捷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6) :717-723
[10]   交通枢纽的空间演进与发展机理 [J].
丁金学 ;
金凤君 ;
王成金 ;
王姣娥 ;
刘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4) :48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