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潜力与西部地区资源开发

被引:4
作者
赵曌 [1 ,2 ]
石敏俊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市场潜力; 市场通达性; 西部; 资源开发; 运输成本; 市场规模; 区域差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8.06.039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文章模拟了运输成本和市场规模变化情景下市场潜力指数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西部省区在现阶段的运费水平之下,能够通过运输成本的降低有所受益。但是运输成本下降的空间十分有限,难以通过运输成本的降低根本的改善西部的市场通达性。因此现阶段,市场规模是造成东西部地区之间市场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国家首先致力于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运输成本降低在改善西部地区市场通达性的同时,也减小了西部资源东运的成本。西部地区市场规模狭小,东部地区强大的市场引力作用吸引了资源的东运和制造业的集聚,成为了阻碍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的逆向作用力。要对抗东部沿海地区的强大集聚引力、实现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就必须改善西部地区的市场通达性。因此,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西部开发应该更加重视扩大内需,增强市场引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53 / 1058+1063 +10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地级行政区域市场潜力评价 [J].
石敏俊 ;
赵曌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63-1072
[2]   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西部开发 [J].
陆大道 .
经济地理, 2000, (03) :1-4
[3]   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J].
陆大道 ;
刘毅 ;
樊杰 .
地理学报, 1999, (06) :496-508
[4]   东西部差距扩大的原因及西部地区发展之路 [J].
陆大道 .
中国软科学, 1996, (07) :38-40
[5]  
地理经济学[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荷)S.布雷克曼(StevenBrakman), 2004
[6]  
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王洛林, 2003
[7]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J] . 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 2003 (1)
[8]  
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ric?: von Thünen and Chamberlin unified[J] . 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1995 (4)
[9]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GEOGRAPHY [J].
KRUGMAN, 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03) :483-499
[10]  
The, Market as a Factor in the 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J] . Chauncy D. Harri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 195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