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被引:18
作者
任保平 [1 ,2 ]
机构
[1] 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政治经济学; 分工理论;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新经济; 现代流通体系; 对外开放; 自贸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0 [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依据,分工可以促进专业化,实现微观分工、宏观分工和国际分工的衔接,实现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的有机结合,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衔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蕴意是改善和调节劳动分工,促进中国以国际分工、国际市场和国际循环为主体的旧的分工体系向以国内分工、国内市场和国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分工体系的转化。从分工理论视角下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出发,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是以分工理论为指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为前提,大力发展新经济体系;构建具有自主创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消费引领创新,培育新型消费体系;把国内流通与国际供应链体系相融合,推进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更高开放水平上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相对接,用优进优出的发展模式,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 / 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多重深意与关键路径.[N].任保平;.西安日报.2020,
[2]  
构建新格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N].任保平;.经济参考报.2020,
[3]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N].何晓曦;.国际商报.2020,
[4]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J].
张如意 ;
任保平 .
人文杂志, 2016, (06) :20-25
[5]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比较研究 [J].
任保平 .
经济纵横, 2008, (03)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