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价值属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

被引:14
作者
郭冠清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国家主体性; 李斯特; 比较优势原理; 政治经济学;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907019
中图分类号
F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文从经济学的价值属性视角,结合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对国家主体掩盖本质进行了揭露,对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家主体忽视的潜在原因和隐藏的动机进行分析,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对被误读的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进行了研究,最后在重新解读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借鉴和吸收国民经济学的工具属性的成果,以"国家"为重要独立变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2 +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富国陷阱.[M].(英) 张夏准 (Chang;H.J.)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4,
[13]  
食利者政治经济学.[M].[俄]尼·布哈林(Н·Бухарин) 著;郭连成 译.商务印书馆.2002,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8,
[15]  
英国古典经济理论.[M].吴易风著;.商务印书馆.1988,
[16]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
[17]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List)著;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