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26
作者
王辉
郭玲玲
宋丽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与环境; 协调度; 时空演变; 辽宁省;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5.021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协调度理论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文中在阐述其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经济与环境方面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模型。通过对辽宁省14市12年20项指标3360个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和分析,对省内各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做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14市12年间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度在时间维度上呈现逐年上升,其类型由濒临失调衰退型逐渐向高级协调发展型演变;在空间维度上,协调发展度值相对较高的城市由分散省内发展到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辽宁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逐年升高;辽宁省的经济综合实力f(x)和环境承载力g(y)差距较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基本保持同步,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经济综合实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以大庆市为例 [J].
苏飞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3) :471-477
[2]   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 [J].
崔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64-69
[3]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以陕西省10市域为例 [J].
杜忠潮 ;
张涛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2) :69-73+86
[4]   城市交通与旅游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以大连市为例 [J].
陈晓 ;
李悦铮 .
旅游学刊, 2008, (02) :60-64
[5]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 [J].
仇方道 ;
顾云海 .
经济地理, 2006, (06) :1022-1025+1050
[6]   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J].
王辉 ;
姜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5) :115-119
[7]   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 [J].
王辉 ;
林建国 ;
姜斌 .
海洋环境科学, 2006, (01) :84-87
[8]   山东省各市经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尹海伟 ;
孔繁花 .
人文地理, 2005, (02) :30-33+100
[9]   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J].
左伟 ;
王桥 ;
王文杰 ;
吴秀芹 ;
杨一鹏 ;
杨丽静 ;
朱晓华 .
地理科学, 2005, (02) :209-214
[10]   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 [J].
张晓东 ;
朱德海 .
资源科学, 2003, (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