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

被引:61
作者
田光辉 [1 ,2 ]
苗长虹 [1 ,2 ]
胡志强 [1 ,2 ]
苗健铭 [3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3]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环境规制; 地方保护; 产业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会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其发展布局会受到地方保护和环境规制的双重影响。1980-2014年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扩张和结构转型3个阶段,总体呈现"分散—集中—分散"的空间特征,中部省份是现阶段承接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通过建立区域属性模型、区域—产业交互项模型,定量分析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空间变化的影响,检验"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波特假说",发现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已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存在显著的产业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污染程度高的产业易受到环境规制的影响;相比高税收产业,高国有比重的产业更易受到地方的保护;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作为两种相反的力量,彼此之间相互抑制;环境规制的作用在东部地区比较突出,而中、西部地区地方保护的作用更为明显。为防止中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避难所",应因地因时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54 / 196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31]   保护市场的联邦主义及其批判 [J].
杨其静 ;
聂辉华 .
经济研究, 2008, (03) :99-114
[32]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33]   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 [J].
黄玖立 ;
李坤望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733-760
[34]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J].
白重恩 ;
杜颖娟 ;
陶志刚 ;
仝月婷 .
经济研究, 2004, (04) :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