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测算与分解分析

被引:81
作者
吴开亚 [1 ]
何彩虹 [2 ]
王桂新 [3 ]
张浩 [4 ]
机构
[1]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基地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4]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碳排放; LMDI模型; 分解分析; 上海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11.008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依据IPCC清单指南报告,以能源消耗为对象,测算2000—2010年上海市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以2000年为基年,采用LMDI分解方法,对上海市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费碳排量的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①交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主要作用。能源结构对促进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②交通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始终表现为正效应,起促进作用;能源强度除2004年外均表现为负效应,起抑制作用;能源结构始终表现为负效应,对减少碳排放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Developing pathways to low carbon land-based passenger transport in Great Britain by 2050 [J].
Bristow, Abigail L. ;
Tight, Miles ;
Pridmore, Alison ;
May, Anthony D. .
ENERGY POLICY, 2008, 36 (09) :3427-3435
[2]   A survey 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households in the fringes of Xi'an city [J].
Tonooka, Yutaka ;
Liu, Jiaping ;
Kondou, Yasuhiko ;
Ning, Yadong ;
Fukasawa, Oki .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6, 38 (11) :1335-1342
[3]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J].
York, R ;
Rosa, EA ;
Dietz, T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3, 46 (03) :351-365
[4]   Inter-regional comparisons of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using th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J].
Ang, BW ;
Zhang, FQ .
ENERGY, 1999, 24 (04) :297-305
[5]   Decomposition of energy-induced CO2 emissions in manufacturing [J].
Ang, BW ;
Pandiyan, G .
ENERGY ECONOMICS, 1997, 19 (03) :363-374
[6]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Z].林贤郁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1999,
[7]   中国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 [J].
黄蕊 ;
王铮 ;
刘慧雅 ;
刘晓 ;
翟石艳 ;
马晓哲 .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12-17
[8]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测度及因素分解 [J].
徐雅楠 ;
杜志平 .
物流技术, 2011, 30 (11) :16-18+45
[9]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10]   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排放及减排对策 [J].
赵敏 ;
张卫国 ;
俞立中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747-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