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与规律性分析

被引:165
作者
方创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协同发展; 理论基础; 科学释义; 科学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既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博弈过程,需要遵循科学理论,尊重科学规律,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实现共同繁荣昌盛、共享蓝天白云、共担发展风险、共建世界都会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与科学规律。认为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应以协同论、博弈论、耗散结构理论和突变论作为科学理论基础,其中协同论为核心理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过程是一个博弈、协同、突变、再博弈、再协同、再突变的非线性螺旋式上升过程,每一次博弈—协同—突变过程,都将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推向更高级协同阶段,并呈现出阶段性规律。具体包括协助阶段、协作阶段、协调阶段、协合阶段、协同阶段、协振阶段、一体化阶段和同城化阶段共8大阶段。进一步分析认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真正内涵是推动城市群实现规划协同、交通协同、产业协同、城乡协同、市场协同、科技协同、金融协同、信息协同、生态协同和环境协同,建设协同发展共同体。本文成果旨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科学选择与分级培育适应新常态发展的中国城市群 [J].
方创琳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30 (02) :127-136
[2]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J].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30-1144
[3]   耗散结构理论与地理系统论 [J].
方创琳 .
干旱区地理, 1989, (03) :53-58
[4]  
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新探索.[M].方创琳;毛其智.科学出版社.2015,
[5]  
协同论历史哲学.[M].黄磊;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  
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M].方创琳;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1,
[7]  
博弈论.[M].范如国; 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8]  
中国城市群可发展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方创琳;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0,
[9]  
博弈论.[M].( ) 弗登博格; ( ) 梯若尔;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  
协同论.[M].郭治安;沈小峰编著;.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