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择与分级培育适应新常态发展的中国城市群

被引:41
作者
方创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群; 新常态; 科学选择; 城市群病; 分级培育; 对策建议;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5.02.001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群是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城市群体,经历了从城市到都市区、再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最后到大都市带的4次扩展过程。中国城市群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阵地,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也是我国当前与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但我国城市群在选择与培育过程中存在着"滥圈滥划、扩容贪大、拔苗助长、无中生有、拼凑成群"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城市群病",具体表现为:城市群的战略地位被过分夸大高估,出现了新型城镇化的"唯群论";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一扩再扩,违背了国家建设城市群的基本初衷;城市群选择过多地依靠主观意志拼凑成群,脱离了发育的最基本标准;城市群的选择培育过多迁就了地方利益,影响到了国家战略安全大局;城市群成为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激化的敏感区和"问题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按照科学标准和客观规律,科学选择并循序渐进地培育城市群,科学认识和理解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客观标准与自然规律;正确区分城市群与城镇群的本质区别,避免在政府文件和学术研究中将二者混为一谈;科学培育和分级建设大、中、小梯度发展的城市群,分层次建设好5个国家级的大城市群、9个区域性的中等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的小城市群;编制好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城市群总体规划;创新城市群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群发育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市场主导型城市群,引导城市群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健康稳定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J].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30-1144
[2]   科学界定长江中游城市群 [J].
方创琳 .
中国国情国力, 2013, (10) :52-53
[3]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政策影响过程与实施效果评价 [J].
方创琳 .
地理科学, 2012, 32 (03) :257-264
[4]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政策保障机制与对策建议 [J].
方创琳 ;
张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0) :107-113
[5]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 [J].
方创琳 .
地理科学, 2011, 31 (09) :1025-1034
[6]   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 [J].
方创琳 ;
关兴良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011-1022
[7]   中国城市群发育的新型驱动力研究 [J].
王婧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11, 30 (02) :335-347
[8]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形成发育现状与建设重点 [J].
方创琳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5) :667-675
[9]   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 [J].
方创琳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4) :1-6
[10]   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 [J].
方创琳 ;
祁巍锋 ;
宋吉涛 .
地理学报, 2008, (10) :1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