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组织学习的组织惯例变化研究

被引:26
作者
米捷
林润辉
谢宗晓
机构
[1] 南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组织学习; 组织惯例; 动态变化; 计算实验; Multi-Agent仿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36 [管理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12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组织惯例是构成组织能力的重要方面,对于其变化性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管理领域的研究焦点。聚焦于分析组织惯例形成和变化的微观过程,组织记忆构成了惯例的明示例证,而惯例的表述行为体现在组织对于重复性任务的执行,从个体和组织层面同时研究惯例的变化,既需要研究个体关于惯例的陈述性知识的变化,也需要获知组织解释图式的形成和发展。根据组织学习的经典模型,组织筛选优秀个体并进行知识编码以及个体对于组织已编码知识的学习分别表示惯例认知被精炼和社会化的过程。组织惯例明示例证变化的内在推动力是组织学习的持续进行,模拟组织知识精炼和个体社会化过程同时作用下的组织惯例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实验的方法,构建Multi-Agent仿真模型,研究多主体参与下组织惯例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用一个有先后执行次序的行动序列表示组织惯例,异质性个体对于子任务的执行顺序有差异化的认知,个体对于已编码知识的学习是陈述性知识趋同的过程,放缓个体对于组织知识的学习速度,可以给组织保留更多的变异,有利于组织的探索式学习。用个体和组织主观认为的最优任务执行顺序与环境要求的最优任务执行顺序的匹配度反映组织知识水平,任务序列匹配度的改变用来表征组织惯例的变化情况。不同的组织学习模式下,个体陈述性知识和组织解释图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组织惯例的优化速度和优化程度也会表现出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现有组织惯例与环境不匹配时,个体向组织的编码学习速度过快(利用式学习),无益于与组织惯例相关的组织解释图式和个体的陈述性知识的发展;降低个体向组织的编码学习速度(探索式学习),有助于保留惯例的有利变异。提高组织向个体编码学习的速度,有利于组织惯例的改进。当组织采用"先探索、后利用"的组织学习策略时,组织知识水平和个体平均知识水平增长幅度最大,组织惯例的优化最为明显。组织人员流动可以帮助组织获取对惯例进化有利的变异,此时应该加快组织编码学习的速度。频繁的人员流动会影响群体中与组织惯例相关的陈述性知识的发展,此时组织应强化利用式学习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组织惯例的跨层级演化机制 [J].
陈彦亮 ;
高闯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3) :59-69
[2]   基于能级跃迁的组织学习—知识创造过程动态模型研究 [J].
李柏洲 ;
赵健宇 ;
苏屹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6) :913-922
[3]   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发展前沿:文献综述 [J].
范如国 ;
叶菁 ;
杜靖文 .
经济评论, 2013, (02) :145-150
[4]   新技术导入、组织惯例更新、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诺基亚、苹果案例对比研究 [J].
王永伟 ;
马洁 ;
吴湘繁 ;
刘胜春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11) :150-159
[5]   变革型领导行为、组织学习倾向与组织惯例更新的关系研究 [J].
王永伟 ;
马洁 ;
吴湘繁 ;
刘胜春 .
管理世界, 2012, (09) :110-119
[6]   联想集团“波形”轨迹下的组织演变——“试误式学习”惯例与组织可塑性的交互作用 [J].
王凤彬 ;
刘松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3) :121-133
[7]   基于组织惯例、行业惯例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研究 [J].
王永伟 ;
马洁 .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 (03) :85-90
[8]   管理科学研究中的计算实验方法 [J].
盛昭瀚 ;
张维 .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05) :1-10
[9]   “前惯例”与企业惯例的形成机制研究 [J].
黄少坚 .
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4 (08) :108-110
[10]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方美琪,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