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间性组织视角的产业集群三层次治理模式

被引:20
作者
陈赤平 [1 ]
丁建军 [2 ]
机构
[1] 湘潭大学商学院
[2] 吉首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集群租金; 产业集群治理; 网络治理; 价值链治理; 三层次治理模式;
D O I
10.13269/j.cnki.ier.2009.02.007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产业集群作为弥补企业、市场效率空隙的中间性组织,在有效的治理结构下能充分发挥其效率优势,创造集群租金。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各集群成员有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分得更多集群租金份额的动机,并衍生出产业集群风险,弱化产业集群效率。因而,构建合理分配产业集群租金、激发最大化产业集群租金动力的产业集群治理框架就显得十分必要。根据产业集群租金的来源,我们将产业集群租金分解为"集群剩余"和"价值链剩余",并分别以其为基础阐释了产业集群治理的内部网络治理和外部价值链治理。最后,进一步考虑企业(集群成员)的科层治理,提出了以行业协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三层次治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理解行业协会 [J].
郑江淮 ;
江静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55-62+127
[2]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述评 [J].
杨慧 .
生产力研究, 2007, (01) :148-150
[3]   集群剩余与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 [J].
李宁 ;
杨蕙馨 .
南开管理评论, 2005, (02) :60-64
[4]   基于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创新研究 [J].
郑建伟 ;
万君康 ;
陈剑锋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4, (03) :123-126
[5]   关系、互动与协同: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 [J].
孙国强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1) :14-20
[6]  
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D]. 李世杰.东北大学. 2006
[7]  
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日]青木昌彦著, 2005
[8]  
在政府与企业之间[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郁建兴等, 2004
[9]  
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余晖等著, 2002
[10]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J].
Gereffi, G ;
Humphrey, J ;
Sturgeon, T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2 (01) :7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