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联系特征探讨——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25
作者:
丁亮
[1
]
宋小冬
[2
,3
]
钮心毅
[2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功能联系;
单中心;
扇形结构;
上海中心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依据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包括空间形式和功能联系两方面特征。但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多关注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缺少对功能联系特征的分析。本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使用手机信令数据从中提取街道之间的就业-居住功能联系和游憩-居住功能联系,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单位面积吸引量、联系紧密程度两方面分析空间结构的功能联系特征。研究发现,从功能联系来看,上海中心城区呈"单中心+扇形"结构,中心地区对就业、游憩活动的吸引力远大于外围地区,外围地区居民沿与放射地铁线网耦合的若干扇面与中心地区产生紧密的联系。行政区划、黄浦江和苏州河会通过对居民活动范围的限制影响扇形结构边界。这与"多中心+内环、中环、外环3个圈层"的空间结构传统认识和圈层式的社会空间结构有较大差异。说明表象的圈层结构下,就业和游憩活动都受中心地区强烈吸引,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居民虽然居住分布存在圈层分异,但就业-居住和游憩-居住活动相互交错,不存在空间隔阂。基于功能联系,补充空间结构理论中既已提出,但还难以实证的内容,希望能有助于深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