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42
作者
刘巧婧
王莉红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模型; 杭州;
D O I
10.13671/j.hjkxxb.2018.0192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1204 ;
摘要
为了探索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杭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杭州市2003—2016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状况和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分别对城市化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贡献份额最大;耦合协调度受城市化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贡献份额比例(α/β)的影响很小,受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类型由"基本不协调-城市化滞后"发展到"高度协调-城市化滞后",再发展到"高度协调-生态环境滞后"阶段.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驱动下,生态环境滞后的问题凸显.因此,在研究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时应重点关注城市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两者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214 / 42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及胁迫效应的理论解析(英文) [J].
方创琳 ;
周成虎 ;
顾朝林 ;
陈利顶 ;
李双成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7, 27 (12) :1431-1449
[2]   基于脱钩理论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安全水平的近程耦合关系研究 [J].
陆文勋 ;
李峥 ;
孙鹏举 ;
蔡志毅 ;
李杨帆 ;
郭青海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 33 (11) :968-974
[3]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分析 [J].
方创琳 ;
任宇飞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7) :833-846
[4]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 [J].
王少剑 ;
方创琳 ;
王洋 .
生态学报, 2015, 35 (07) :2244-2254
[5]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一个基于生态地理区域的研究(英文) [J].
赵东升 ;
吴绍洪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2) :237-248
[6]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研究进展 [J].
罗媞 ;
刘艳芳 ;
孔雪松 .
热带地理, 2014, 34 (02) :266-274
[7]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 [J].
张明斗 ;
莫冬燕 .
资源科学, 2014, 36 (01) :8-16
[8]   上海城市拓展及其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J].
林燕芬 ;
陈蔚镇 ;
余琦 ;
张艳 ;
马蔚纯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1) :206-216
[9]   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耦合关系 [J].
汤青 ;
徐勇 ;
刘毅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10) :46-51
[10]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J].
张理茜 ;
蔡建明 ;
王妍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1) :24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