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度逻辑框架下环境治理模式之转换

被引:68
作者
杜辉
机构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治理模式; 科层权力; 环境公共治理; 公众参与; 制度逻辑;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3.01.00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30108 ;
摘要
环境治理包含国家、科层制和公众三种相互交织的制度逻辑。当这些制度逻辑与我国的权威体制相结合时,就催生了权威型的环境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科层制逻辑的运行,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功能定位、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异化,减损了国家环境法律的实际功能,隔断了公众与环境事务之间的关联,给环境治理带来诸多困难。环境公共治理模式是这种权威型模式的完美替代方案。它在性质上是合作的,在主体构成上是多元的,在合作范围上是广泛的,在治理手段上是多样的。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新模式的运行逻辑是"参与+合作",有别于权威模式下的"权威+依附"。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资源、体制与行动:当前中国环境保护社会运动析论 [J].
何平立 ;
沈瑞英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1) :119-130
[3]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4]   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 [J].
曹正汉 .
社会学研究, 2011, 25 (01) :1-40+243
[5]   完善软法机制,推进社会公共治理创新 [J].
姜明安 .
中国法学, 2010, (05) :16-24
[6]   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 [J].
贺雪峰 ;
刘岳 .
学术研究, 2010, (06) :32-37+159
[7]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8]   生态公民论纲 [J].
杨通进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3-19
[9]   税收、国家与民主——关于《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的访谈 [J].
白思鼎 ;
刘晔 .
开放时代, 2006, (06) :134-140
[10]   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的环境法分析 [J].
余耀军 ;
高利红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04) :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