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河流域景观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延国 [1 ]
王青 [1 ]
王军 [2 ]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四川省遥感中心
关键词
RS/GIS; 官司河流域; 景观; 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1995年和2005年官司河流域两个时期的TM遥感数据作为基本信息源,采用GIS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提取景观类型,通过基质比例、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率、斑块密度变化率3个指标,以及景观类型转化规律对流域的景观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整个流域人工景观的基质,处在频繁耕作及动态变化中,稳定性不高,马尾松林地作为半自然景观的基质,稳定性亦较低,但有所提高;(2)城镇及水域的斑块稳定性最高,马尾松林地、栎类林地和柏木林地次之,耕地与村庄的稳定性最低;(3)耕地与水域及有林地的转化最为剧烈,这与1998年以来,流域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密切相关,但水域及有林地的稳定性仍然取决于其自然稳定性,且景观格局呈现良好发展趋势;(4)中小斑块的马尾松林地及柏木林地的稳定性对流域的景观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须以合理的保护、规划及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RS的祁连山东段山地景观稳定性分析 [J].
王旭丽 ;
刘学录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05) :665-669
[2]   艾比湖流域绿洲稳定性研究 [J].
毋兆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6) :44-50
[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解读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94-1003
[4]   嘉陵江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 [J].
胥晓 ;
郑伯川 ;
陈友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3) :373-378
[5]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 [J].
肖化顺 ;
付春风 ;
张贵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1) :88-92
[6]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及破碎化评价 [J].
王兆杰 ;
刘金福 ;
洪伟 ;
阮训清 ;
李英豪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7, (01) :30-34
[7]   干旱区绿洲景观斑块稳定性研究:以三工河流域为例 [J].
罗格平 ;
周成虎 ;
陈曦 .
科学通报, 2006, (S1) :73-80
[8]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J].
黄宝荣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王效科 ;
苗鸿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196-2202
[9]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J].
张步翀 ;
李凤民 ;
黄高宝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4) :12-15
[10]   GIS支持下的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J].
叶延琼 ;
陈国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1)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