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61
作者
叶延琼 [1 ]
陈国阶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系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景观格局;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2000年遥感资料,在土地利用分类基础上编制景观类型图;运用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选取景观斑块数、变异系数、分维数、分离度、破碎度等反映景观空间格局的指数,从景观斑块特征、景观形状、景观异质性以及景观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岷江上游流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草地与林地构成了研究区景观的主体,二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12%,草地因其面积最大而成为整个景观的基质;②研究区幅员辽阔,以藏、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民喜好聚居等特点,使得耕地、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出现小聚居、大散居格局,其分离度与破碎度均较大;③因研究区海拔高差大,整个景观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从山谷到山顶依次按照城乡居住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的顺序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RS与GIS支持下的南京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J].
杨英宝 ;
江南 ;
苏伟忠 ;
郑国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34-39
[2]   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宁龙梅 ;
王学雷 ;
吴后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44-49
[3]   中尺度流域的景观格局分析——以湖北四湖流域为例 [J].
金卫斌 ;
胡秉民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3, (03) :275-279
[4]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J].
陈康娟 ;
王学雷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3) :219-223
[5]   岷江上游草地资源及合理利用 [J].
张建平 ;
叶延琼 ;
樊宏 .
山地学报, 2002, (03) :343-347
[6]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景观格局分析——以塔里木河干流区域为例 [J].
彭茹燕 ;
王让会 ;
孙宝生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1, (01) :28-31
[7]   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 [J].
张金屯 ;
邱扬 ;
郑凤英 .
山地学报, 2000, (04) :346-352
[8]   黄河三角洲景观组分判定与景观破碎化分析 [J].
布仁仓 ;
王宪礼 ;
肖笃宁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66-69
[9]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概念、指标与案例 [J].
王仰麟,赵一斌,韩荡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3) :3-5
[10]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 [J].
王宪礼 ;
肖笃宁 ;
布仁仓 ;
胡远满 .
生态学报, 1997, (03) :31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