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流域的景观格局分析——以湖北四湖流域为例

被引:17
作者
金卫斌
胡秉民
不详
机构
[1] 湖北农学院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大学生态研究所 湖北荆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中尺度流域; 景观格局; 形状指数; 平均距离指数; 景观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以湖北四湖流域为中尺度流域的代表,对流域九种景观类型657个斑块的形状、6种景观类型分离程度、四个分区及全流域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斑块伸长指数和形状系数是完全相关的,它们与周长/面积各自表达着形状复杂性的不同方面,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四湖流域的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形状有较大差异,分区间的斑块形状差异较小;湿地类型的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其中湖泊斑块形状最简单,非湿地类型的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又以林地类型为最。这表明本地区的湿地,特别是湖泊,受到了更大的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斑块的分布最集中,居民点斑块的分布最分散,这不利于控制流域内的洪涝灾害;从流域的上游到下游,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呈增加的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呈下降趋势,这种景观异质性的空间差异反映了流域空间开发历史的长短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几种景观分离程度评价指标的探讨 [J].
金卫斌 ;
胡秉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314-316
[2]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J].
陈康娟 ;
王学雷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3) :219-223
[3]   北京地区植被景观中斑块形状的指数分析 [J].
刘灿然 ;
陈灵芝 .
生态学报, 2000, (04) :559-567
[4]   人类活动对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J].
周华锋 ;
马克明 ;
傅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2) :22-27
[5]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J].
李文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2-9
[6]   流域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整体表述 [J].
吴刚 ;
蔡庆华 .
生态学报, 1998, (06) :13-19
[7]   四湖排水系统运行规划优化模型 [J].
龙子泉 ;
白宪台 ;
郭宗楼 ;
欧光华 .
水科学进展, 1998, (03) :3-5
[8]   流域生态学——新学科、新思想、新途径 [J].
邓红兵 ;
王庆礼 ;
蔡庆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108-114
[9]   流域生态学: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一个新途径 [J].
蔡庆华 ;
吴刚 ;
刘建康 .
科技导报, 1997, (05) :24-26
[10]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破碎化分析 [J].
王宪礼,布仁仓,胡远满,肖笃宁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3) :2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