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被引:42
作者
薛德升
黄耿志
翁晓丽
林韬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全球化; 城市全球化; 过程; 动力;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影响的不断加强与深入,城市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变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引发了风靡全球学术界的关于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城市全球化的研究。已有的研究集中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少数城市,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涉及甚少。由此产生的问题是:除少数的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外,一般的城市是否经历全球化的过程?本文构建了衡量城市全球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系数。通过加权计算的方法对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在1984、1990、1995、2000、2004、2007年共6个主要年份的全球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探讨了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984-2007年中国所有城市都经历了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说明城市的全球化并非少数城市的专利,而是所有城市共同经历的过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在中国城市全球化的领先地位日益突出,并日益接近世界上最高等级的全球城市。制造业功能对中国"世界工厂"类型的城市全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5 / 11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全球城市理论与中国的国际城市建设 [J].
吕拉昌 .
地理科学, 2007, (04) :449-456
[2]   广东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水平与过程研究 [J].
薛德升 ;
孙丽萍 ;
李志刚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20-5528
[3]   全球化与重建国家城市体系设想 [J].
顾朝林 ;
陈璐 ;
丁睿 ;
李震 ;
代媚媚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41-6654
[4]   全球化观点的中国都市与区域研究 [J].
简博秀 .
地理学报, 2004, (S1) :93-100
[5]   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J].
李小建 ;
张晓平 ;
彭宝玉 .
地理研究, 2000, (03) :225-233
[6]   新世纪中国国际城市的展望 [J].
周一星 .
管理世界, 2000, (03) :18-25
[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性城市建设 [J].
顾朝林 ;
孙樱 .
城市规划汇刊, 1999, (03) :1-6+63
[8]   关于中国世界城市发展条件与前景的初步研究 [J].
庞效民 .
地理研究, 1996, (02) :67-73
[9]   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J].
许学强,叶嘉安,张蓉 .
地理研究, 1995, (03) :1-13
[10]   我国国际性城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J].
徐巨洲 .
城市规划, 1995, (03) :23-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