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从1.0版到4.0版

被引:32
作者
胡鞍钢 [1 ,2 ]
周绍杰 [1 ,2 ]
鲁钰锋 [1 ,2 ]
地力夏提吾布力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关键词
经济地理; 区域发展战略; 密度; 距离; 分割;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2.001
中图分类号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以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密度—距离—分割"描述经济地理的框架,结合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建国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四个版本:计划经济体制下基于地区均衡发展战略的1.0版本(1949—1978年);旨在效率优先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2.0版本(1979—1998年);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平衡发展战略的3.0版本(1999—2014年);区域协调发展的4.0版本(2014年以后)。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0版本到3.0版本的转换逻辑和阶段性特征,从地区差距的角度评价了区域发展战略对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影响。2014年以后,党中央先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支撑带",形成中国区域发展战略4.0版本,是中国未来长期的区域发展战略。它不仅有利于在已取得的缩小地区差距的成就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板块的协调发展,也将通过"一带一路"战略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创新国际发展模式,构建面向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网络空间特征分析 [J].
邹琳 ;
曾刚 ;
曹贤忠 ;
陈思雨 .
经济地理, 2015, 35 (06) :1-7
[3]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J].
刘生龙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11, 46 (03) :72-82
[4]   中国城市集聚区的演化过程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城市问题, 2007, (09) :2-6
[6]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J].
林毅夫 ;
刘培林 .
经济研究, 2003, (03) :19-25+89
[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J]. 湖北政报. 1995(11)
[8]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M]. 人民出版社 , , 2015
[9]  
江泽民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 2006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写,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