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结构、增长差异与地区差距:历史因素影响了增长轨迹吗?

被引:72
作者
刘瑞明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极化效应; 增长差异; 地区差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各地区增长轨迹的差异和经济差距的形成?本文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入手考察历史因素对地区增长轨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地区的所有制结构禀赋有可能令初始国有比重较高的地区陷入历史锁定效应,而令初始国有比重较低的地区快速发展,出现极化效应并导致地区差距的不断扩大。利用中国各省(1985—2008)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后发现,初始的国有比重越高,则后续年份的平均增长率越低,国有比重的下降显著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本文指出,地区间的"经济收敛"需要"所有制结构的收敛"。中西部地区过高的国有比重既是"劣势"又是"优势",通过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可以让"劣势"变为"优势",实现经济上的追赶。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 [J].
刘瑞明 ;
石磊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27-137
[3]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研究 [J].
孙海刚 .
财经研究, 2007, (09) :101-111
[4]   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 [J].
石磊 ;
高帆 .
管理世界, 2006, (05) :35-44
[5]  
政府间财政改革、金融深化与中国的地区差距:脱落的环节(英文)[J]. 张军,金煜.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6(01)
[7]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J].
刘夏明 ;
魏英琪 ;
李国平 .
经济研究, 2004, (07) :70-81
[8]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9]   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J].
卢峰 ;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42-55+206
[10]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 [J].
李国平 ;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3, (11) :79-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