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对各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5
作者
薛漫天
机构
[1] 东南大学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全要素生产率; 面板数据; 广义矩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依据中国制造业各行业1986-200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广义矩法等估计方法,检验了交通、通讯、电力装机容量等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样本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各行业TFP的影响最为明显,弹性值在0.1左右;通讯设施的影响也显著为正,但弹性值较小,低于0.01;没有发现电力装机容量有明显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 [J].
刘生龙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4-15
[2]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
高远 ;
傅勇 ;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19
[3]   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与最优规模——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研究 [J].
王任飞 ;
王进杰 .
经济科学, 2006, (02) :99-111
[4]   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管理世界, 2005, (04) :56-64
[5]   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工业发展效率分析 [J].
董利 .
经济管理, 2001, (04) :38-43
[6]  
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志彪等著, 2006
[7]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Infrastructur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J] . Stephen R.Yeaple,Stephen S.Golub.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7 (2)
[8]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 . Sylvie Démurger.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1 (1)
[9]  
Technology, Factor Supplies, an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Estimating the Neoclassical Model[J] . James Harriga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7 (4)
[10]  
The Effect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R & D Capital on the Cos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