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支出责任及其分担机制——以城市非户籍人口为中心

被引:29
作者
童光辉
赵海利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财政支出责任;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4.11.018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3 ;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将城市非户籍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之内,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对主流财政学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进行反思和重新解读的基础上,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流动性程度和边际成本高低来对其进行分类,并据此来确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及成本分担机制。其中,流动性高且边际成本高的公共服务应该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供给责任,同时考虑到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允许地方在全国统一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反之,则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供给责任,而上级政府则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财力补助。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关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讨论 [J].
高培勇 .
财贸经济, 2014, (03) :5-20
[2]   公共物品概念的政策含义——基于文献和现实的双重思考 [J].
童光辉 .
财贸经济, 2013, (01) :39-45
[3]   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政府转型 [J].
迟福林 ;
方栓喜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04) :1-10
[4]   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兼论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轨迹 [J].
高培勇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4-16
[5]   公共品概念的价值 [J].
马珺 .
财贸经济, 2005, (11) :25-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