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概念的政策含义——基于文献和现实的双重思考

被引:5
作者
童光辉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物品; 政府服务; 公共性; 政策含义;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3.01.004
中图分类号
F810 [财政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尽管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被人们视为界定公共物品的两大标准,但不同理论流派对这两大标准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分歧,由此所引申出来的政策含义更是截然有别。鉴于此,有必要从文献和现实两个角度来重新思考公共物品概念及其政策含义。首先,从公共物品的概念史来看,主流的"萨缪尔森——马斯格雷夫传统"主要着眼于物品的被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倾向于主张政府干预;而公共选择学派所秉承的"自愿交易传统"更多关注于物品的被供给方式,强调物品供给主体及其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并极力主张对政府权力的运用施加约束。其次,从政策实践层面来看,由上述两大标准引申而来,政府服务的公共性内涵至少可以概括出以下两点:第一,制度规则的"非排他性"与受益范围的全覆盖;第二,供给水平的"非竞争性"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这也正是我国当前建设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过程中的目标所系和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政府转型 [J].
迟福林 ;
方栓喜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04) :1-10
[2]   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兼论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轨迹 [J].
高培勇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4-16
[3]  
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高培勇, 2008
[4]  
全球化之道[M]. 人民出版社 , (美) 考尔等, 2006
[5]  
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高培勇, 2005
[6]  
Fifty Years after Samuelson's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What are we Left With?[J] . Michael Pickhardt.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 2006 (4)
[7]  
The Lighthouse in Economics[J] . R. H. Coase.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1974 (2)
[8]   DIAGRAMMATIC EXPOSITION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J].
Samuelson, Paul A.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5, 37 (04) :350-356
[9]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J].
Samuelson, Paul A.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 36 (04) :38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