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官员避责行为:逻辑·危害·治理——一种组织行为学的观点

被引:34
作者
盛明科 [1 ,2 ]
陈廷栋 [2 ]
机构
[1] 湘潭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官员避责; 基层治理; 组织行为学; 基层官员;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19.05.00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基层官员避责是懈政怠政的集中表现,是基于官员"心理—个体—组织—环境"互动模式的不良产物,构成基层治理的系统性制约要件。立足组织行为学视域,透析基层官员避责的生成逻辑,即行为判断价值化、行为结构逐利化和行为结果纵容化,分析其危害机理,即陷入基层治理主观价值窠臼、衍生多元主体利益分化偏离、置换行为结构的目标策略、背离行为结果的宗旨使命,为思考官员避责行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依据,同时,在重塑行为心理机制、健全行为运作机制、强化行为沟通机制、筑牢行为保障机制上着力而妥善应对和治理基层官员避责问题,为新时代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BLAME AVOIDANC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REACTIVITY, STAGED RETREAT AND EFFICACY [J].
Hood, Christopher ;
Jennings, Will ;
Copeland, Paul .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6, 94 (02) :542-562
[2]   Managing through measurement or meaning?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with New Zealand's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s [J].
Norman, R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002, 68 (04) :619-628
[3]  
Avoiding Blam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olitical Excuses and Justifications.[J].Kathleen M. McGraw.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90, 1
[4]  
The Politics of Blame Avoidance *.[J].R. Kent Weaver.Journal of Public Policy.1986, 4
[5]  
公共组织行为学.[M].孙萍;张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  
公共组织理论.[M].(美) 登哈特 (Denhardt;R.B.) ;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  
社会契约论.[M].(法) 卢梭 (Rousseau;J.J.) ;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  
行动中的组织.[M].(美) 汤普森 (Tompson;J.)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  
组织与管理.[M].(美)弗莱蒙特·E.卡斯特(FremontE.Kast);(美)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JamesE.Rosenzweig)著;傅严;李柱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   公共选择视阈下地方政府官员行为:动机、模式与治理——一个文献分析的框架 [J].
徐干 ;
陈海林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6)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