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文学四十年:非虚构文学的兴起及辨析

被引:25
作者
梁鸿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非虚构文学; 现实性; 真实性; 《中国在梁庄》;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8.05.008
中图分类号
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作为概念和文体的"非虚构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还处于争议和辨析之中。非虚构文学并不排斥"个人性"的存在,是因为作家对"我"在文本中的位置有新的理解,认为作为作家的"我"与现实之间是平等甚至是低于现实的存在,而所谓的"现实"也没有终极的存在,而是有待不断发现的内部风景。在此意义上,非虚构文学所被强调的"真实性"只是"有限"的真实,而非客观的全景的真实。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274 +2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非虚构写作 [J].
洪治纲 .
文学评论, 2016, (03) :62-71
[2]   完美的假定 [J].
韩少功 .
天涯, 1996, (01) :26-33
[3]   1977——1986中国非虚构文学描述——非虚构文学批评之二 [J].
南平 ;
王晖 .
文学评论, 1987, (01) :35-43+4
[4]  
非虚构小说的写作[M]. 春风文艺出版社 , (美)霍洛韦尔(Hollowell,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