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方向诱发劳动力结构优化了吗?

被引:10
作者
董直庆 [1 ]
蔡啸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方向; 劳动力结构; 技能劳动; 非技能劳动; 分位数回归;
D O I
10.15939/j.jujsse.2016.05.00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以往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存在技能偏向,对技能和非技能劳动生产率往往会产生非对称影响。然而,这种偏向性效果的作用强度及其对劳动力结构的作用效果并未有效测算。为此,以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通过标准化系统法测算我国1978—2010年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强度,再以分位数回归验证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对我国劳动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质量结构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我国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并未表现出替代关系而是表现出互补关系,二者的替代弹性为0.89。同时,技术进步正以年均4.7%—7.5%的速度偏向于技能劳动,其对劳动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质量结构的优化作用显著,但在劳动力结构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技术进步方向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这表明,我国优化劳动力结构应重视教育及技术进步方向对异质性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的影响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187 +187-1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吗 [J].
董直庆 ;
王林辉 .
经济学家, 2011, (08) :75-82
[2]   中国人力资本及其分布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J].
宋家乐 ;
李秀敏 .
中国软科学, 2011, (05) :162-168
[3]   技术进步、教育收益与收入不平等 [J].
徐舒 .
经济研究, 2010, 45 (09) :79-92+108
[4]   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0) :22-35
[5]   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J].
毕先萍 .
经济评论, 2009, (01) :48-53
[6]   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 [J].
徐德云 .
财政研究, 2008, (01) :46-49
[7]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 [J].
林毅夫 ;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2007, (08) :4-12+57
[8]   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 [J].
杨建芳 ;
龚六堂 ;
张庆华 .
管理世界, 2006, (05) :10-18+34+171
[9]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10]  
Unwrapping some euro area growth puzzles: Factor substitution, productivity and unemployment[J] . Rainer Klump,Peter McAdam,Alpo Willman.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