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变化

被引:188
作者
方精云
杨元合
马文红
安尼瓦尔·买买提
沈海花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温带草地; 高寒草地; 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库; 气候变化; 碳汇; 土壤质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准确评估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年际变化,对揭示草地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合理利用有限的草地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中国学者在研究草地碳库及其动态变化方面已开展了很多工作,但目前仍缺乏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的全面认识.通过综述当前中国草地碳循环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本研究组的工作,试图全面评价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植被生物量碳库和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不同研究得到的中国草地生物量碳密度(单位面积生物量)存在较大差异,为215.8~348.1gC/m2,平均值为300.2gC/m2.同样,对中国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单位面积土壤碳库)的估算也存在显著差异,在8.5~15.1kgC/m2之间变动,但考虑到8.5kgC/m2的估算值是基于近千个土壤剖面的实测数据计算得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土壤碳密度一般不会超过此值.因此,若采用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草地面积(331×104km2),那么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约为29.1PgC(1Pg=1×1015g),其中96.6%的碳储存于土壤有机质中.(2)文献报道的近20年中国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方向和变化量均存在差异.按照最新的估算,中国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库在过去20年里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即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处于中性碳汇状态.(3)中国草地生物量的时空变异与降水量的变化关系密切.土壤有机碳库的空间变异主要受与降水量密切相关的土壤水分的影响,但土壤质地等因素也起一定作用.此外,放牧与围封等人类活动将对草地生物量和土壤碳库及其动态变化产生强烈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中国草地生物量地上-地下分配格局:基于个体水平的研究 [J].
王亮 ;
牛克昌 ;
杨元合 ;
周鹏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 40 (07) :642-649
[2]   中国北方草地生物量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马文红 ;
方精云 ;
杨元合 ;
安尼瓦尔买买提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 40 (07) :632-641
[3]   围栏封育措施对退化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研究 [J].
左万庆 ;
王玉辉 ;
王风玉 ;
师广旭 .
草业学报, 2009, 18 (03) :12-19
[4]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地上净初级生产量的影响 [J].
锡林图雅 ;
徐柱 ;
郑阳 .
中国草地学报, 2009, 31 (03) :26-29
[5]   管理措施对我国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J].
石锋 ;
李玉娥 ;
高清竹 ;
万运帆 ;
秦晓波 ;
金琳 ;
刘运通 ;
武艳娟 .
草业科学, 2009, (03) :9-15
[6]   西藏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王建林 ;
常天军 ;
李鹏 ;
成海宏 ;
方华丽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931-938
[7]   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马文红 ;
杨元合 ;
贺金生 ;
曾辉 ;
方精云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 (01) :84-92
[8]  
Storage,Patterns and Controls of Soil Nitrogen in China[J]. A.MOHAMMAT.Pedosphere. 2007(06)
[9]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in China, 1981-2000 [J].
Fang JingYun ;
Guo ZhaoDi ;
Piao ShiLong ;
Chen AnPing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 50 (09) :1341-1350
[10]   青藏高原样带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J].
田玉强 ;
欧阳华 ;
宋明华 ;
牛海山 ;
胡启武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4) :44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