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阻力模型阜新市城市及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30
作者
吴春华 [1 ,2 ,3 ]
胡远满 [2 ]
黄培泉 [4 ]
刘淼 [2 ]
任东风 [5 ]
机构
[1]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适宜性; 阻力面; 累积阻力面; 城市; 农村居民点; 阜新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阜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矿产资源枯竭后有很多的"后遗症",如沉陷、坍塌等地质灾害频现。综合考虑阜新市当前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稳定等因素去确定城市的扩展及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规划尤为重要。本文以阜新资源型城市为例,基于最小阻力模型对其城市及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进行研究,为其转型发展在用地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支持。通过对资源型城市及农村居民点空间发展分析,从交通设施、矿产资源、地形地貌、土壤土质、灾害防治、土地利用类型及水体6个方面对阜新市城市与农村居民点发展建立阻力面,通过栅格计算得出阜新城市及农村居民点发展的综合阻力面。利用ArcGIS提取阜新市584个农村居民点的阻力值,对其发展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阜新市的农村居民点中有40个需要优先整治,主要集中在阜蒙县与主城区南部及东南方向相邻地区;重点发展地区主要位于阜蒙县与主城区北部相邻的农村居民点及阜蒙县东部地区的居民点。利用ArcGIS下的空间分析工具,计算阜新市城市用地扩张累积阻力面,得出适宜城市发展的区域,并通过城市发展的辐射通道,得出城市扩展的适宜方向及战略点为阜新市的大固本镇和东梁镇与伊吗图镇交界处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2405 / 24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陆张维.浙江大学.2012, 08
[2]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研究.[D].蒋玮.西南交通大学.2012, 10
[3]  
天津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规划保护策略研究.[D].房媛.北京林业大学.2011, 10
[4]   基于生态位的山地农村居民点适宜度评价 [J].
秦天天 ;
齐伟 ;
李云强 ;
曲衍波 .
生态学报, 2012, 32 (16) :5175-5183
[5]   基于Geomatics的南京东郊野生动物景观安全格局分析——以露牙獐为例 [J].
李明阳 ;
周奇 ;
黄文奇 ;
刘方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2 (04) :70-75
[6]   基于格网的山区城市地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分析 [J].
张勇荣 ;
马士彬 ;
谌洪星 .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 (13) :2710-2713
[7]   基于生态系统稳定目标下的城市空间增长上限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张有坤 ;
樊杰 .
经济地理, 2012, 32 (06) :53-58
[8]   五峰山煤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复垦模式研究 [J].
喻红林 ;
李晓青 ;
邓楚雄 ;
路娜 .
农学学报, 2012, 2 (06) :59-64+77
[9]   矿区农田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徐州市潘安采煤塌陷区为例" [J].
廖谌婳 ;
吴克宁 .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3) :36-42
[10]   基于GIS的重庆市涪陵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J].
柳依莎 ;
杨华 ;
邓伟 .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05) :3068-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