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栓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改良

被引:129
作者
廖维靖
杨万同
刘淑红
范明
杨运煌
刘买利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缺血性脑损伤; 核磁共振成像;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 提供改良的制作大鼠局部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方法。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44只 ,体重 1 60~1 8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 =6)、假手术组 (n =1 5)、缺血损伤再灌注组 (n =2 3) ,35只用于脑的大体和组织学研究 ,9只用于核磁共振T2 WI成像研究。颈部正中切口 ,采用从颈内动脉插入线栓的造模方法 ,用 5/ 0尼龙线栓造成大脑中动脉血供阻断 (MCAO) 2h。缺血损伤再灌注组的再灌时间点为 1d(n =8)、2d(n=5)、3d(n =5)、7d(n =5)。采用大体和组织学观察方法 ,研究脑组织梗死灶及血管的变化。采用核磁共振T2 WI成像技术 ,检测大脑高信号强度区信号的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 ,缺血损伤再灌注组有梗死灶的形成 ,7d时的梗死灶体积为 (1 1 8.65± 43 .61 )mm3。结论 改良的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制作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方法稳定可靠 ,手术过程简化 ,容易操作。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鼠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影响因素 [J].
关云谦 ;
孙明 ;
徐超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 (03) :151-153
[2]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生长相关蛋白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J].
郭宗君 ;
丰岩清 ;
郭云良 ;
石秉霞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 (04) :8-10+65
[3]   脑缺血再灌注时PKC活化,FOS、BCl-2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 [J].
李云峰 ;
陈康宁 ;
郑彩梅 .
中国康复, 2000, (03) :131-134
[4]   磁场治疗大鼠脑梗塞灶实验观察 [J].
郭云琴 ;
赵彼得 ;
罗毅 ;
张笑明 .
中华理疗杂志, 1998, (06) :13-15
[5]   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与氧自由基的关系 [J].
石正洪 ;
关永林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8, (06) :15-18
[6]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建立标准化脑缺血动物模型 [J].
王伟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 (05) :5-7
[7]   ISCHEMIC PENUMBRA IN A MODEL OF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IN THE RAT [J].
MEMEZAWA, H ;
MINAMISAWA, H ;
SMITH, ML ;
SIESJO, BK .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992, 89 (01) :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