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不确定下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8
作者
张天顶
张宇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成分期望损失; 贝叶斯模型平均; 模型不确定;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7.03.005
中图分类号
F832.33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采用成分期望损失CES方法,基于公开市场数据,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度量。基于CES的方法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横截面维度上,都与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有着较好的契合。本文还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广泛纳入现有相关文献中选取的影响因子作为解释变量,解决传统回归中的模型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而言,银行规模、股权市账比及是否处于系统重要性地位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非利息收入的提高能够有效地分散系统性风险;在行业层面,银行系统的波动率越高,单个机构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也越大。以上结论可以为银行监管部门政策制定提供较为明确的启示及实证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能够分散银行风险吗? [J].
黄国妍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5, 30 (06) :16-28
[2]   基于BMA的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J].
唐建荣 ;
石文 .
财经科学, 2015, (11) :67-77
[3]   中国金融业跨市场风险测度与分析——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 [J].
徐映梅 ;
徐璐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5, (04) :28-32
[4]   尾部极值分布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妍 ;
陈守东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4, 33 (06) :1010-1020
[5]   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研究 [J].
沈悦 ;
戴士伟 ;
罗希 .
当代经济科学, 2014, 36 (06) :30-38+123
[6]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与非利息收入研究——基于LRMES方法的创新探讨 [J].
张晓玫 ;
毛亚琪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11) :23-35
[7]   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市场模型法还是指标法 [J].
周强 ;
杨柳勇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9) :70-79
[8]   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J].
赵进文 ;
张胜保 ;
韦文彬 .
统计研究, 2013, 30 (10) :46-53
[9]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预期损失分解视角 [J].
苏明政 ;
张庆君 ;
赵进文 .
南开经济研究, 2013, (03) :110-122
[10]  
Banks’ size, scope and systemic risk: What role for conflicts of interest?[J] . Olivier De Jonghe,Maaike Diepstraten,Glenn Schepen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