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阴影下:政府大数据治理中的伦理困境

被引:67
作者
柳亦博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隐私; 伦理两难; 社会治理;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8.03.014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信息时代,社会被快速数据化,迫使政府在进行治理时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去甄别和分析。随着社会中大部分的公共决策被笼罩在人工智能阴影下,一系列伦理问题随之浮出水面:首先,社会将面临个人隐私的终结,在搜集充足的相关信息后,人工智能将变得"比你更了解自己",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通过信息推送控制每个人的生活。其次,由于人工智能洞悉每一个人,它就可以对公民价值进行"赋值"并将这些分值作为决策依据,在类似"汽车失控"和"择路逃生"两个思想实验中所描述的规则模糊的情境中,人工智能有可能基于数理逻辑自创规则,最终做出违背人类伦理的选择,而这最终关涉人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能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做出合乎人类道德的决策,政府至少可以在"消除信息歧视、发展机器伦理、建立熔断机制、进行伦理审查、防止计划体制"等五个方面开展抑恶行动,从而在智能社会获取治理合法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从人工智能本质看未来的发展 [J].
陈钟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4-7
[2]   控制的危机与人工智能的未来情境 [J].
段伟文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7-10
[3]   “为了行善而作恶”的道德问责 [J].
谢惠媛 .
伦理学研究, 2017, (04) :90-94
[4]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收集与处理的隐私问题及其伦理维度 [J].
吕耀怀 ;
罗雅婷 .
哲学动态, 2017, (02) :63-68
[5]   大数据技术的隐私伦理问题 [J].
王绍源 ;
任晓明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 (04) :93-99
[6]   社会计算如何可能? [J].
冯仕政 ;
陆美贺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6) :27-30
[7]   “机器伦理”思想的价值与局限性 [J].
于雪 ;
王前 .
伦理学研究, 2016, (04) :109-114
[8]   政府在大数据隐私保护中的职能重塑 [J].
王泽群 .
理论探讨, 2016, (03) :170-173
[9]   大数据中的思维与社会变革要求 [J].
张康之 ;
张桐 .
理论探索 , 2015, (05) :5-14
[10]   有轨电车的道德分叉 [J].
赵汀阳 .
哲学研究, 2015, (05) :96-1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