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

被引:58
作者
陈建军 [1 ]
郑广建 [2 ]
刘月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空间联系; 长江三角洲; 高速铁路; 交通流; 重心; 集中化指数; 功能多中心指数;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08.03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5 ; 082303 ; 1201 ;
摘要
基于交通流视角运用首位度、功能多中心指数、交通流量重心和集中化指数等分析方法,通过ArcGIS等软件分析了具有"同城效应"高速铁路网络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日趋完善的高速铁路网络增强整个区域的联系强度,不同城市间空间联系强度有一定变化,特别是南翼和北翼直接联系的提升使上海的节点功能降低甚至是消失,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市的协同发展;2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的降低,功能多中心指数的增加,交通流量重心在苏州境内向南京—杭州沿线的偏移,都说明高速铁路交通流量分布更加均衡,整个区域正在由单功能中心向多功能中心转变,但是与欧洲莱茵鲁尔地区等城市圈还存在一定差距;3集中化指数的降低表明高速铁路目前存在递增的边际效用,在当前阶段修建新的高速铁路比提高已有高速铁路的通行频次能更有效地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67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O-D网络的全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联系及其分布规律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经济地理, 2014, 34 (05) :83-90+104
[2]   集聚视角下高速铁路与城市发展 [J].
陈建军 ;
郑广建 .
江淮论坛, 2014, (02) :37-44
[3]   河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 [J].
孟德友 ;
沈惊宏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4, 34 (03) :280-287
[4]   中美航空客运网络层次结构和地域系统对比分析 [J].
叶倩 ;
吴殿廷 ;
戴特奇 ;
郭谦 ;
鲍捷 .
地理研究, 2013, 32 (06) :1084-1094
[5]   基于“3D”框架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分析 [J].
李燕 ;
贺灿飞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43-46+66
[6]   基于信息流的城市—区域关系比较研究——以马鞍山和芜湖为例 [J].
曹子威 ;
罗震东 ;
耿磊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47-53
[7]   珠三角城市联系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基于城际客运交通流的分析 [J].
陈伟劲 ;
马学广 ;
蔡莉丽 ;
栾晓帆 ;
李贵才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48-55
[8]   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 [J].
郭斌 ;
文雯 .
经济地理, 2013, (02) :12-19
[9]   中国高铁与民航的空间服务市场竞合分析与模拟 [J].
王姣娥 ;
胡浩 .
地理学报, 2013, 68 (02) :175-185
[10]   基于交通流视角的浙江省县域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J].
江勇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