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其与梗死类型和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被引:17
作者
胡锦全
李贞艳
刘永丽
刘勇
机构
[1]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功能; TOAST分型; 颈动脉斑块;
D O I
10.13210/j.cnki.jhmu.20150902.003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类型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病患14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及MRI诊断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组105例和非急性组42例,对比两组间的内皮细胞功能。再对急性组进行梗死类型以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分组,探究梗死类型与斑块性质与RHI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组的Fbg、HbA1c、LDL、VEGF、hs-CRP和big ET-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急性组,RHI水平低于非急性组(均P<0.05)。并且不同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中CE、SAA、SUE、LAA测得RHI水平逐渐上升,hs-CRP和big ET-1水平逐渐下降(均P<0.05)。在对比不同斑块性质的病患发现无斑组、硬斑组、软斑组、混合斑组RHI水平逐渐降低、VEGF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RHI与hs-CRP、big ET-1以及斑块性质均呈现负相关(r=-0.3,P<0.05;r=-0.8,P<0.05;r=-1.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病患出现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疾病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临床上可以借助对Fbg等水平的监测来指导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出现障碍,并且与梗死类型、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13 / 1715+1719 +17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J].
刘红 ;
郭娜 ;
薛新红 ;
赵敏 ;
郭栋 ;
曲怀谦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 (06) :1257-1259
[2]  
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外膜重构的超声评价[J]. 李晓艳,岳文胜,陈艳,罗勇,顾鹏,曹礼庭,杨芳,黄多,胡厚翔.中华医学杂志. 2015 (01)
[3]   长春西丁注射剂对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及内皮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J].
李土明 ;
钟萍 ;
吴滢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 (24) :4495-4497
[4]  
TLR4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血管床选择性的关联分析[J]. 徐翔,那娜,潘旭东,王琨,马爱军,王源,王丽,周润泽,赵国梅.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4 (04)
[5]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龚如 ;
万杰清 ;
樊翊凌 ;
江基尧 .
中华创伤杂志, 2014, 30 (07) :725-729
[6]   CD62E~+微颗粒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血管危险因素关系 [J].
张亮 ;
刘亚杰 ;
贺雄军 ;
黎凯锋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4, (04)
[7]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糖氧代谢变化及意义 [J].
马骏 ;
陈锷峰 ;
屠传建 ;
钱辉 ;
骆明 ;
顾志伟 ;
张建民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 (03) :314-319
[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表达水平的临床研究 [J].
刘静波 .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08) :1239-1240
[9]   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J].
顾力华 ;
陈斌 ;
魏丹霞 ;
邓红 ;
何绍平 ;
龚瑞莹 ;
庞永诚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 (02) :51-52
[10]   他汀类药物预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J].
刘日霞 ;
毕齐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 (06) :58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