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脑糖氧代谢的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和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5~8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男女比为1.7:1;年龄49~81(66.2±15.3)岁;基底节区脑出血28例,小脑出血6例,脑叶出血4例,桥脑出血5例;幕上血肿量≥30 mL的25例,幕下血肿量≥10 mL的10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1例,其余均为保守治疗。病例纳入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证实,发病24 h内就诊,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5~8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病例排除标准:外伤性颅内血肿;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所致脑出血;肿瘤卒中;出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颅内出血;脑梗死性脑出血。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同时穿刺桡动脉留置导管监测血气和血糖,每6~8 h或颅脑体征发生较大变化时分别采血送检;并特别采集急性发病后24 h血样。一般监测3 d。采集颈静脉血与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血葡萄糖检查,计算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脑氧利用率(CEO2)、脑动、静脉氧差(AVDO2)和血糖差(V-AGlu)、乳酸差(V-ALac)、颈内静脉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的绝对值,根据短期预后将上述病例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并观察上述两组指标差异,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并从2012年7月到2013年1月进行了23个GCS评分5~8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前瞻性双盲研究,根据发病3 d内上述指标值进行了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对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资料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法,严重偏态数据采用非参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CEO2、AVDO2、VAGlu、V-ALac显著降低(P=0.01),V-APCO2、SjvO2明显升高(P=0.005)。在随后的前瞻性双盲研究发现,预测准确率为78.3%,P<0.05。结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氧代谢在死亡组明显异常,尤其是无氧代谢增加显著。同时发现有以下危险阈值与死亡密切相关:SjvO2<52%,AVDO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