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开放、非财务信息定价与企业投资——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被引:190
作者
连立帅 [1 ]
朱松 [1 ]
陈关亭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沪港通; 深港通; 非财务信息定价; 企业投资; 债务融资;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9.0111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非财务信息可以反映企业内在价值,反馈至股价中则有利于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但其要求市场上拥有大量具备信息搜集、解读与分析能力优势与践行价值投资的投资者,而开放资本市场有利于将发达资本市场的成熟投资者引入新兴市场国家,实现市场合理定价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的外生事件,本文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对非财务信息定价与企业投资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会提高企业投资与非财务信息定价的敏感性,表明该交易制度能够增强非财务信息定价并影响企业投资。这种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股价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决定因素,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会提高长期债务融资与非财务信息定价的敏感性,从而影响企业投资的融资支持。本文研究表明,通过资本市场开放引入发达资本市场投资者有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股价对实体经济的引导作用,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5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股价异质性波动——来自“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J].
钟凯 ;
孙昌玲 ;
王永妍 ;
王化成 .
金融研究, 2018, (07) :174-192
[2]   资本市场开放能提高股价信息含量吗?——基于“沪港通”效应的实证检验 [J].
钟覃琳 ;
陆正飞 .
管理世界, 2018, 34 (01) :169-179
[3]   沪港通交易制度能提升中国股票市场稳定性吗?——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 [J].
刘海飞 ;
柏巍 ;
李冬昕 ;
许金涛 .
管理科学学报, 2018, 21 (01) :97-110
[4]   资本账户开放是否降低了AH股的溢价?——基于沪港通开通前后AH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谭小芬 ;
刘汉翔 ;
曹倩倩 .
中国软科学, 2017, (11) :39-53
[5]   卖空压力与公司并购——来自卖空管制放松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J].
陈胜蓝 ;
马慧 .
管理世界, 2017, (07) :142-156
[6]   R2的复活——股价同步性研究评述与展望 [J].
游家兴 .
管理科学学报, 2017, 20 (03) :63-79
[7]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 [J].
黎文靖 ;
郑曼妮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60-73
[8]   卖空机制提高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吗?——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J].
李志生 ;
陈晨 ;
林秉旋 .
经济研究, 2015, 50 (04) :165-177
[9]   卖空限制与股票错误定价——融资融券制度的证据 [J].
李科 ;
徐龙炳 ;
朱伟骅 .
经济研究, 2014, 49 (10) :165-178
[10]   企业投资效率之谜:融资约束假说与货币政策冲击 [J].
喻坤 ;
李治国 ;
张晓蓉 ;
徐剑刚 .
经济研究, 2014, 49 (05) :10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