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比较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18
作者
郝书辰 [1 ]
陶虎 [2 ]
田金方 [3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3] 山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治理效率; 股权结构;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1.09.013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首先提出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假说,在利用试验性因子模型检验假说合理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通过因子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山东省企业实际数据全面分析了具有不同股权结构特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效率,并与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进行了比较,从实证的角度再次验证了治理效率假说的合理性,从而客观地评价了"新国企"的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作用和效率——与刘瑞、石磊先生商榷 [J].
宗寒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2) :39-45
[3]   国有企业是低效率的吗 [J].
张晨 ;
张宇 .
经济学家, 2011, (02) :16-25
[4]   国有企业存在双重效率损失吗——与刘瑞明、石磊教授商榷 [J].
洪功翔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11) :24-32
[5]   国有企业改制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J].
李楠 ;
乔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2) :3-21
[6]   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 [J].
刘瑞明 ;
石磊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27-137
[7]   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 [J].
雎国余 ;
蓝一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22-35
[8]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 [J].
姚洋 ;
章奇 .
经济研究, 2001, (10) :13-19+28
[9]   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理论及其验证 [J].
刘元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69-81+206
[10]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对中国10个大城市508家企业的调查 [J].
李培林 ;
张翼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5) :41-5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