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机制

被引:23
作者
吴一洲
吴次芳
贝涵璐
机构
[1] 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写字楼; 空间分布; 演化机制; 转型期; 杭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随着转型期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以及信息经济的发展壮大,写字楼经济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文明的象征,并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运用GIS空间密度分析、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探讨了转型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写字楼空间容量密度分布呈由中心向外围梯度递减格局,并出现多中心融合集聚的形态;写字楼规模容量特征呈现显著的内外围差异性,内城开发密度大而强度小,外围开发强度大而密度小;而规模容量的等级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第三级区块发展规模的滞后;写字楼内部企业类型中,基础性依赖行业在空间上的分布较为离散,而生产性服务业则趋于集簇式分布;写字楼内部企业存在较大的区位熵差异,即出现一定的地域专业化特征,同时,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块一般具有较高的综合服务能力,而处于发展中的区块则呈现出功能的单一性。总体上看,政治、经济和企业微观主体等各种要素,通过相互交织的综合作用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写字楼及其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时空演化进程,其中显著表现在城市经济形态转型、城市郊区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以及政策与政府行为等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973 / 9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浙江省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J].
吴一洲 ;
吴次芳 ;
王琳 ;
罗文斌 .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508-514
[2]   中国城市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规律分析 [J].
陈刚强 ;
李郇 ;
许学强 .
地理学报, 2008, (10) :1045-1054
[3]   清代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J].
魏立华 ;
闫小培 ;
刘玉亭 .
地理学报, 2008, (06) :613-624
[4]   深圳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效能 [J].
毛蒋兴 ;
闫小培 ;
李志刚 ;
周素红 .
地理学报, 2008, (03) :311-320
[5]   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研究:以南京为例 [J].
甄峰 ;
刘慧 ;
郑俊 .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01) :24-31
[6]   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 [J].
贺灿飞 ;
潘峰华 ;
孙蕾 .
地理学报, 2007, (12) :1253-1264
[7]   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 [J].
马荣华 ;
顾朝林 ;
蒲英霞 ;
马晓冬 ;
朱传耿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11-1022
[8]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特征、模式与机制 [J].
冯健 ;
刘玉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4) :93-106
[9]   上海办公楼区位研究初探 [J].
李翠敏 ;
吕迅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97-101
[10]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办公活动的时空差异分析 [J].
阎小培 ;
姚一民 ;
陈浩光 .
地理研究, 2000, (04) :35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