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层空间治理的创新实践——责任规划师制度与社区规划行动策略

被引:39
作者
刘佳燕 [1 ]
邓翔宇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
关键词
北京; 基层空间治理; 责任规划师; 社区规划; “结构—行动”视角;
D O I
10.19830/j.upi.2021.514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伴随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空间转型,城市基层空间治理面临着复杂挑战,亟待从制度和行动等维度进行整合探索。近年来,以北京等特大城市为代表,我国社区规划逐步从"活动组织模式"转向"制度引领模式",体现为通过社区规划师的制度创新推动系统的、全域的社区规划行动,进而推进基层空间治理和场所品质提升。本文以北京责任规划师的制度建设和社区规划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结构—行动"互动视角,总结了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和实施路径。研究发现:从结构视角看,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以整体性治理机制推进基层空间治理创新,呈现出政府主导制度化、政策支持系统化和嵌入形式多元化等特征;从行动视角看,责任规划师团队依托制度授权的权力资本和信任资本,聚焦社区公共领域发展,秉持人本关怀理念,在行政、社会和生活三大场域中开展了灵活多样的社区规划行动策略,在搭建跨域沟通平台,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共识,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和空间价值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成果。文末针对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推行中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包括进一步明确团队的身份定位和责权范畴,提升团队社会协调和参与动员的工作职能,以及完善学科交叉和层级延伸的团队架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社区综合体规建管一体化优化策略研究:基于社区生活圈和整体治理视角 [J].
刘佳燕 ;
李宜静 .
风景园林, 2021, 28 (04) :15-20
[2]   “社区空间精细化治理的创新思考”学术笔谈 [J].
吴志强 ;
王凯 ;
陈韦 ;
杨毅栋 ;
任国岩 ;
陈庆睿 ;
骆悰 ;
苏立琼 ;
成元一 ;
李群峰 ;
茅明睿 ;
刘悦来 ;
刘佳燕 ;
王世福 ;
李郇 ;
赵民 .
城市规划学刊, 2020, (03) :1-14
[3]   社区规划:参与式社会空间再造实践 [J].
刘佳燕 ;
沈毓颖 .
世界建筑, 2020, (02) :10-15+139
[4]   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相关概念解析 [J].
叶裕民 .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9, 21 (06) :36-37
[5]   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再到社区治理——我国社区发展的三个阶段 [J].
夏建中 .
甘肃社会科学, 2019, (06) :24-32
[6]   基于多元、共享和参与的邻里生活中心营造——清河生活馆设计 [J].
刘佳燕 ;
邓翔宇 .
建筑技艺, 2019, (11) :61-67
[7]   协同治理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机制构建研究 [J].
谭迎辉 ;
吕迪 .
上海城市规划, 2019, (04) :63-69
[9]   超大城市整体性治理机制探索 [J].
赖先进 .
前线, 2018, (11) :72-75
[10]   治理单元调整与社区治理体系重塑——兼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J].
黄晓星 ;
蔡禾 .
广东社会科学, 2018, (05) :19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