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振兴战略与中国工业空间结构变动——对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47
作者
洪俊杰 [1 ]
刘志强 [2 ]
黄薇 [3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工业空间布局; 区域振兴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5 ;
摘要
基于1998—2007年间年均222650家中国工业企业调查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双重差分内差分方法研究了区域振兴战略对我国工业空间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运输基础设施、税收和其它区域振兴政策对我国工业空间分布有着显著影响,欠发达地区的实际税率降低10%、人均道路面积增加10%,则当地工业产出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高0.8%和0.5%;但这两项政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差异,税收政策影响的行业范围更为广泛。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仍然拥有道路基础设施和税收等政策优势,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事实没有根本性变化,但2004年以后有比较缓慢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了中部省份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工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促进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有一定效果,而东北振兴战略的效果较弱。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应该在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 [J].
李娅 ;
伏润民 .
世界经济, 2010, 33 (08) :59-71
[2]   市场一体化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变化趋势研究 [J].
赵伟 ;
张萃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2) :18-32
[3]   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 [J].
陈秀山 ;
徐瑛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104-116
[4]   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 [J].
黄先海 ;
韦畅 .
管理世界, 2007, (04) :158-159
[5]   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7, (03) :801-816
[6]   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 [J].
陈计旺 .
生产力研究, 2007, (05) :99-101
[7]   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J].
薄文广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1) :37-44
[8]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9]   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研究, 2006, (03) :1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