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

被引:74
作者
陈秀山
徐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锁定效应; 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冲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针对空间经济学所关注的区位锁定效应,提出了产业空间结构变动"过程"和"结果"的度量方法;应用制造业数据计算发现,1996—200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过程和结果都同时表现出聚集和扩散两类特征,其中聚集占绝对优势。另外,在改进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基础上,重新计算了1996—2005年区域产业结构冲突指标,以及各行业对该指标贡献率,发现扩散过程对于区域产业结构冲突的贡献远大于聚集过程,接受扩散且被聚集的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性最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长三角地区产业重复投资与协同发展研究 [J].
邱风 ;
朱勋 .
财经论丛, 2007, (06) :8-14
[2]   地区专业化的度量 [J].
樊福卓 .
经济研究, 2007, (09) :71-83
[3]   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7, (03) :801-816
[4]   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研究, 2006, (03) :103-114
[5]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 [J].
邱风 ;
张国平 ;
郑恒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77-85
[6]   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J].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4, (11) :77-84+96
[8]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J].
白重恩 ;
杜颖娟 ;
陶志刚 ;
仝月婷 .
经济研究, 2004, (04) :29-40
[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J].
陈建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2) :19-26
[10]   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经济关系研究——以浙沪经济关系为例 [J].
陈建军 ;
姚先国 .
管理世界, 2003, (05) :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