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糖浆对药物致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子宫内膜血管新生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7
作者
苌凤锦 [1 ]
梁杰 [2 ]
彭代银 [2 ]
陈孟夏 [3 ]
孙学勤 [1 ]
机构
[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2] 安徽中医药大学
[3] 安徽医学情报研究所
关键词
生化糖浆; 不完全流产; 微血管密度; 促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酪氨酸激酶受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生化糖浆对药物致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子宫内膜血管新生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受孕7 d的早孕大鼠灌胃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复制不完全流产模型,将不完全流产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化糖浆低剂量组、生化糖浆中剂量组和生化糖浆高剂量组,将正常受孕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中微血管密度(MVD)和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结果 MVD和Tie-2积分吸光度以及血清中的Ang-1和Ang-2水平显著性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生化糖浆中剂量组和生化糖浆高剂量组的MVD和Tie-2积分吸光度以及Ang-1和Ang-2水平显著性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生化糖浆对药物流产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新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高大鼠子宫中的Ang-1和Ang-2以及Tie-2的表达水平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447 / 14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桃红四物汤对药物致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的血管生成及Ang-1,Ang-2,Tie-2表达的影响[J]. 梁杰,尹登科,李白坤,刘竹青,李珊珊,陈孟夏,王晓宇,彭代银.中国中药杂志. 2013(21)
[2]   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91例主动免疫治疗效果分析 [J].
王婷 ;
丛林 ;
朱立新 ;
方慧琴 ;
吴瑾 ;
袁静 ;
许烨烨 ;
陈薇 .
安徽医学, 2013, 34 (08) :1085-1088
[3]   自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修复海水浸泡开放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符来想 ;
程迅生 ;
马武秀 ;
陈聪聪 ;
陈肖松 .
安徽医学, 2013, 34 (05) :521-526
[4]   云南红药和同类产品对大鼠功血模型子宫内膜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 [J].
吕小波 ;
周敏 ;
黄春球 ;
刘云梅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3, 18 (02) :132-136
[5]   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证大鼠血清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J].
李白坤 ;
梁杰 ;
朱继民 ;
刘竹青 ;
李珊珊 ;
彭代银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2 (01) :50-52
[6]  
桃红四物汤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J]. 韩岚,彭代银,许钒,汪宁,刘青云,戴敏,刘冬.中国中药杂志. 2010(19)
[7]   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J].
韩岚 ;
许钒 ;
章小兵 ;
史俊 ;
戴敏 ;
彭代银 ;
刘青云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7, (01) :36-38
[8]   生化糖浆配合利凡诺引产临床观察 [J].
李大剑 ;
李伟莉 ;
周军 ;
陆耘 ;
刘春丽 .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 (06) :572-573
[9]   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 [J].
刘军莲 ;
宋剑南 .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09) :1091-1093
[10]   “祛瘀生新”内涵及机理探讨 [J].
王海燕 ;
邱幸凡 ;
张六通 ;
高铁祥 ;
金远林 .
中医药学刊, 2006, (08) :1493-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