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李冰 [1 ,2 ]
卞立 [1 ,2 ]
黄澎 [1 ,2 ]
机构
[1] 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
[2]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步行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R493 [医学康复(康复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5 ;
摘要
目的:研究国产一款步行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和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2—4周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都进行基于神经发育技术和运动再学习的常规康复训练8周,对照组在未进入步行训练时使用下肢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辅助站立位下肢踏步训练,每次40min,每天两次,每周5d,一旦患者开始站立及步行训练,则停止辅助站立位下肢踏步训练,并保证每日站立步行训练时间不小于80min。干预组在8周时间里一直使用A3下肢康复机器人,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参数,进行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每次30min,每天两次,每周5d。所有患者在研究开始和研究终点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FMA-B)、Holden步行功能评定(FAC)。另外在研究终点可以独立步行的患者进行10m步行速度测定。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FMA-L、FMA-B、Holden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FMA-L、FMA-B、Holden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干预组能完成10m步行速度测定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平均速度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A3下肢康复机器人早期步行训练能显著提高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和步行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42 / 11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J].
朱凤军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 (19) :81-82
[2]   步行中枢模式发生器的研究进展 [J].
叶超群 ;
孙天胜 ;
刘智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 22 (12) :1113-1116
[3]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J].
张通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04) :301-318
[4]   Pro-kin平衡功能训练仪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 [J].
罗艳 ;
曹铁流 ;
丁渊 ;
李亚 ;
徐雄伟 ;
王彤 ;
王盛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24) :4909-4910
[5]   以任务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 [J].
段春兴 ;
李宝 ;
谢仁明 ;
陈红霞 .
中国康复, 2011, (04) :256-258
[6]   脑卒中后骨折的研究进展 [J].
解旭东 ;
张菲 .
医学综述, 2010, 16 (17) :2649-2652
[7]   减重步行训练在国内的应用进展 [J].
王斌 ;
王静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 (08) :815-818
[8]   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J].
罗霄鹏 ;
袁光辉 ;
陈欢 .
中国康复, 2010, (01) :42-43
[9]   The Role of the European Physiatrist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Sale, Patrizio ;
Zampolini, Mauro ;
Juocevicius, Alvydas ;
Lains, Jorge M. ;
Giustini, Alessandro ;
Negrini, Stefano ;
Franceschini, Marco .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2011, 90 (01) :83-86
[10]  
Use of cluster analysis for gait pattern classific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early and late recovery phases following stroke[J] . Sara Mulroy,JoAnne Gronley,Walt Weiss,Craig Newsam,Jacquelin Perry. Gait & Posture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