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20
作者
李伟 [1 ,2 ]
贺灿飞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贸易; 出口; 原材料类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空间格局演变;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3.013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利用2000—2011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两位数出口数据研究了我国出口企业地理格局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空间集聚程度较高,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但2000—2006年多类出口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有所降低,其中原材料类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下降较大,劳动密集型次之,技术密集型产业下降较小甚至稍有增加。从城市尺度看,这一阶段出口产业的空间扩散效应明显,2000—2006年原材料类产业从中西部城市转移到东部沿海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城市群核心城市向城市群外围城市扩散。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集聚于沿海城市群核心城市,空间扩散表现为由珠三角核心城市向长三角核心城市转移。2007—2011年技术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城市群核心城市向外围城市扩散,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在出口中的比重明显提升,最终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主要城市群及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通过计量模型初步发现,新贸易理论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区位选择及空间分布有较强的解释力,本地市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获得出口优势。中西部地区的出口除了受到本地市场规模的影响外,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增长还受到了劳动力要素禀赋的影响。人力资本较高的地区往往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这会挤出出口企业。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开发区政策等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增长。但地方政府税收力度过大会降低出口企业选择该地的可能性,并阻碍出口企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中国西部地区贸易格局与贸易结构分析 [J].
郑蕾 ;
宋周莺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研究, 2015, 34 (10) :1933-1942
[2]   中国出口型产业转移——基于时间-空间-行业的分析 [J].
许德友 .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08) :54-64
[3]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与出口: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 [J].
文东伟 ;
冼国明 .
管理世界, 2014, (10) :57-74
[4]   1980—2011年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趋势 [J].
罗胤晨 ;
谷人旭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82-89
[5]   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区和行业的实证分析 [J].
刘荷 ;
王健 .
东南学术, 2014, (04) :96-105
[6]   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了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林桂军 ;
黄灿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12) :3-14
[7]   中国省区间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 [J].
毛琦梁 ;
董锁成 ;
王菲 ;
李俊 .
地理学报, 2013, 68 (04) :435-448
[8]   密度、距离、分割与城市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2004-2009年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郭琪 ;
贺灿飞 .
中国软科学, 2012, (11) :77-86
[9]   产业集聚、本地市场效应与区域发展——以成都经济区为例 [J].
陈健生 ;
李文宇 .
经济学家, 2012, (02) :38-44
[10]   境内运输成本与中国的地区出口模式 [J].
黄玖立 ;
徐旻鸿 .
世界经济, 2012, 35 (01) :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