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对贫困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影响——基于8省16县的3期微观数据分析

被引:80
作者
王君涵 [1 ]
李文 [2 ]
冷淦潇 [2 ]
仇焕广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贫困陷阱; PSM-DI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D632.4 [移民];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2020年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验收之年。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与空间贫困观两种理论,阐述了易地扶贫搬迁打破贫困陷阱的机理。本文利用8省16县2 176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户3期跟踪调查数据,通过PSM-DID、Heckman两阶段方法实证检验了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并采用多期DID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易地扶贫搬迁切实改善了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打破了原本由于制约性资源存量过低而无法跳出的贫困陷阱,使农户进入一个新的可持续生计循环中,即搬迁时间越长,生计资本积累越多。②易地扶贫搬迁在短期对家畜养殖有负向影响,对外出务工有正向影响;长期对农林种植有负向影响,对非农自营有正向影响。③对于搬迁后的农户而言,不同生计策略依赖于不同的生计资本。农林种植依赖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家畜养殖依赖于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外出务工依赖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非农自营依赖于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短期应及时稳定保证房屋基建、水电气网、交通道路设施等物质资本的供给,并根据当地产业特色提供技能培训、工作获取等帮扶措施,切实保障搬迁人口的策略转变。二是长期应持续地通过教育、医疗卫生等措施增强其文化素养和健康水平,同时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与税收优惠政策,支撑搬迁人口非农策略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易地扶贫搬迁减少了贫困脆弱性吗?——基于8省16县易地扶贫搬迁准实验研究的PSM-DID分析 [J].
宁静 ;
殷浩栋 ;
汪三贵 ;
王琼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11) :20-28
[2]   基于健康营养调查(CHNS)对地理禀赋贫困陷阱的实证分析 [J].
袁航 ;
刘梦璐 ;
刘景景 .
经济地理, 2017, 37 (06) :45-51
[3]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J].
庞金波 ;
邓凌霏 ;
范琳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 (04) :725-732
[5]   农户收入差距及其根源:模型与实证 [J].
程名望 ;
史清华 ;
Jin Yanhong ;
盖庆恩 .
管理世界, 2015, (07) :17-28
[6]   中国畜牧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J].
熊本海 ;
杨振刚 ;
杨亮 ;
潘晓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S1) (S1) :237-246
[8]   国外农村贫困地理研究进展 [J].
罗庆 ;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14, 34 (06) :1-8
[9]   企业家才能、创业环境异质性与农民创业——基于3省14个行政村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张益丰 ;
郑秀芝 .
中国农村观察, 2014, (03) :21-28+81
[10]   产业转型背景下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流动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J].
陈昭玖 ;
谢秦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3) :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