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80
作者
熊本海 [1 ]
杨振刚 [2 ]
杨亮 [1 ]
潘晓花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标识; 监测; 跟踪; 畜牧业; 物联网; 电子饲喂站; 数据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929.5 [移动通信]; TP391.44 []; S818.9 [新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0402 ; 080904 ; 0810 ; 081001 ; 0811 ; 081101 ; 081104 ; 1405 ; 082804 ;
摘要
以"感知"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及产业化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也十分迅猛。该文重点从家畜编码规范及标识技术,家畜养殖环境及体征行为远程监测,母猪精细饲喂智能装备及种畜(种猪、奶牛)养殖过程数字化监管与云计算平台构建等多个方面,综述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领域的应用环节、效果及存在的局限性。综述表明,在感知标识层,关于家畜标识的国际标准主要包括动物管理系列标准ISO/TC 23/SC 19,它负责制订动物管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方面标准,包括ISO 11784/11785和ISO 14223标准,但3个标准内涵的分工不同,而中国的标准包括国家规范、地方标准及企业内部规范,具体包括农业部第67号令,上海地方标准(DB31/T341-2005)和新疆地方标准(DB 65/T3209-2011)2个动物电子标识规范,以及北大荒及亿利源企业的肉牛内部编码规范。在感知传输层,主要基于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感知家畜舍环境参数(温湿度、光照强度、氨气及CO2浓度等)及体征行为(视频、质量,体表温度等)。在数据传输层,采用无线公网(2G/3G/4G)网络对家畜舍环境数据及个体的行为状态数据实施远程传输,而视频数据及大量的生产过程数据采用有线网络传输到Internet网路数据库;在数据应用层,典型的应用包括通过移动智能手机终端,依据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及预警,对远程的环境控制设备(风机、灯电暖、水泵等)进行智能开启与关闭;其次是奶牛繁殖场及种猪养殖场云计算平台的开发与数据挖掘分析应用,以及基于传感器技术及机电控制技术的母猪电子自动与精确饲喂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最后,该文从微观到宏观剖析了中国畜牧业物联网当前在技术、产品、应用、政策及认识层面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技术与政策建议。综合认为,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现代化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物联网技术也必须在领域的应用中寻找正能量,促进畜牧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动物标识及其产品溯源技术研究进展.[M].傅润亭; 熊本海; 林兆辉; 编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奶牛精细养殖综合技术平台.[M].熊本海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猪精细养殖综合技术平台.[M].熊本海; 编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余鸣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   妊娠母猪自动饲喂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J].
杨亮 ;
熊本海 ;
曹沛 ;
王海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1) :66-71
[6]   猪肉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及其对CPI的影响 [J].
冯明 .
统计研究, 2013, 30 (08) :63-68
[7]   山黑猪繁殖数据网络数据库平台的开发 [J].
杨亮 ;
熊本海 ;
吕健强 ;
常乐 ;
孙秀坤 .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12) :2550-2557
[10]   家畜精细饲养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J].
熊本海 ;
罗清尧 ;
杨亮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13 (05)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