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

被引:532
作者
刘瑞明
赵仁杰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地区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方法;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5.08.005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内的"经济特区"和"政策试验田",是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其效果究竟如何需要验证。本文采用1994~2012年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显著地促进了地区GDP和人均GDP的增长,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国家高新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相较于较高等级的城市,较低等级的城市从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中获得了更快发展。本文的研究表明,作为"政策试验田"和"经济特区"的国家高新区不仅可以驱动经济发展,而且通过对其合理布局,还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这为国家高新区的未来布局与其他相关政策的设立提供了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研究 [J].
朱斌 ;
王渝 .
科学学研究, 2004, (05) :529-537
[22]   高科技创业的地区差异 [J].
李新春 ;
宋宇 ;
蒋年云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3) :17-30+205
[23]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24]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 [J].
李国平 ;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3, (11) :79-86+93
[25]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J].
林毅夫 ;
刘培林 .
经济研究, 2003, (03) :19-25+89
[26]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269-300
[27]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