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使用、碳排放与我国全要素碳减排效率

被引:80
作者
张伟 [1 ]
朱启贵 [2 ]
李汉文 [3 ]
机构
[1] 贵州财经大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3] 贵州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CO2减排效率; 因素分解模型; CO2减排技术; 能源使用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本文基于生产理论的CO2减排效率的因素分解模型,对影响我国CO2减排效率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能源使用和CO2排放两种技术的进步与效率对我国30个省区CO2减排效率的影响,并运用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建立以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为投入要素,以GDP和CO2排放为产出的分别基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分别测度全国30个省区1995—2010年期间全要素CO2的减排效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0个省区的全要素CO2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1995—2010年间,在全国30个省区中,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技术因素对CO2减排效率和CO2减排效率的变化率有较强的正影响,现阶段提高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是提升我国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 [J].
林伯强 ;
孙传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64-76+221
[3]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J].
王锋 ;
吴丽华 ;
杨超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23-136
[4]   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 [J].
林伯强 ;
姚昕 ;
刘希颖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58-71+222
[5]   中国地区能源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袁晓玲 ;
屈小娥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9, (09) :58-64
[6]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J].
宋德勇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8-24
[7]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 [J].
史丹 ;
吴利学 ;
傅晓霞 ;
吴滨 .
管理世界, 2008, (02)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