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相抵适用的类型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程啸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损害赔偿; 损益相抵; 社会保险; 补偿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损益相抵乃是损害赔偿法的一项基本规则,旨在落实完全赔偿与禁止得利原则,从而贯彻实现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由于赔偿权利人获得利益的来源多样化,损益相抵应依因果关系及法律评价加以认定,故此立法上无法进行抽象规定。而从研究的方法论上说,应区分赔偿权利人所获得利益的四种不同类型,即因第三人给付而获得的利益、因受害人行为而获得的利益、因损害事件而获得的利益以及因客观原因而获得的利益,分别判断这些利益是否具有可扣减性。此种类型化研究,有助于司法实践正确地适用损益相抵,避免对受害人的补偿不足或过度补偿,从而更好地贯彻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的公平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4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保险基础知识[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江生忠[等]撰稿, 2006
[12]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郑尚元著, 2004
[13]  
损害赔偿法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曾世雄著, 2001
[14]  
违约损害赔偿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韩世远著, 1999
[15]  
罗马法契约责任[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丁玫著, 1998
[16]  
契约之债与准契约之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意)桑德罗·斯奇巴尼(SandroScchipani)选编, 1998
[17]  
民法、侵权行为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