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相抵适用的类型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程啸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损害赔偿; 损益相抵; 社会保险; 补偿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损益相抵乃是损害赔偿法的一项基本规则,旨在落实完全赔偿与禁止得利原则,从而贯彻实现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由于赔偿权利人获得利益的来源多样化,损益相抵应依因果关系及法律评价加以认定,故此立法上无法进行抽象规定。而从研究的方法论上说,应区分赔偿权利人所获得利益的四种不同类型,即因第三人给付而获得的利益、因受害人行为而获得的利益、因损害事件而获得的利益以及因客观原因而获得的利益,分别判断这些利益是否具有可扣减性。此种类型化研究,有助于司法实践正确地适用损益相抵,避免对受害人的补偿不足或过度补偿,从而更好地贯彻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的公平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4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工伤保险待遇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竞合的裁判规则附视频 [J].
钟健生 ;
温金来 ;
蒋桥生 .
人民司法, 2015, (07) :48-51
[2]   侵权赔偿与社会保险并行给付的困境与出路 [J].
周江洪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66-178+223
[3]   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及其援用 [J].
钟淑健 .
法学论坛, 2010, 25 (03) :125-130
[4]   损益相抵论 [J].
赵刚 .
清华法学, 2009, 3 (06) :87-102
[6]   试论损益相抵原则 [J].
欧阳军 .
人民司法, 1999, (05) :36-38
[7]   论损益相抵 [J].
杨立新 .
中国法学, 1994, (03) :73-80
[8]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 201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010
[10]  
侵权责任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M]. 法律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 2010